学术研究

王赟平/创作档案·嘉兴美术馆创作工作室系列展示

来源处:嘉兴美术馆 时间:2022-02-15 16:04:00 阅读

640.jpeg

640-1.jpeg

王赟平/

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,

同济大学哲学博士,

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访问学者。

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

浙江省油画学会会员,

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,

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委员,

嘉兴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。

现任教于嘉兴学院,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艺术哲学与当代设计美学。

640-2.jpeg

《墨西哥湾的阳光1   水彩 31*23cm

640-3.jpeg

漫谈我的绘画创作/王赟平

从2000年第一个小型绘画个展开始算起,我已经断断续续创作了二十多年,但是近些年却越来越感觉到,自己在绘画上并没有什么天赋,除了对绘画的热情依旧不变外,其它方面并无多大进步,反倒对于绘画乃至艺术这件事情本身多了许多困惑。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自己懒惰,没有下更多苦功夫去磨练技艺,但另一方面是因为,随着自己眼界的开阔与阅历的增加,绘画对于我自身的意义发生了改变。

这种困惑,很多时候是在创作的挫败感中产生的,我绝大部分所谓的创作对自己而言都是不太成功的。

2015年夏天,我在美国休斯顿的墨西哥湾海滩边画了几张16开的小画,当时的阳光、沙滩、海鸟、不同肤色慵懒的人,不断萦绕在我心头。一年多以后,根据当时的速写和一些照片,我重新创作了几张对开的水彩画。然而,让我失望的是,无论是绘画的过程中还是最终的画面,感觉跟那些小画相比都缺少了些东西——也许会有人把这个叫情绪,有人会称之为感觉,但真的是这些吗?

640-4.jpeg

640-5.jpeg

《墨西哥湾的阳光3   水彩 31*23cm

640-7.jpeg

640-8.jpeg

类似的情况不断发生,我一度以为是由于水彩这种材料的关系,毕竟它的偶然性很难复制,但事实上,在我尝试运用油画、国画、版画这些媒介进行创作时,问题依然存在,那是绘画技巧的问题吗,好像也不全是。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东西的缺失,于是,我转到艺术理论和哲学中来寻求帮助。

640-9.jpeg

640-10.jpeg

《早春》   水彩 31*23cm

640-11.jpeg

《秀洲春来早》   水彩 77*57cm

640-12.jpeg

《路口1   水彩 31*23cm640-13.jpeg

《路口2   水彩 77*57cm

多年过去,答案好像还是没有找到,但是我慢慢能够理解,艺术创作作为个体的活动,每个人适合的方式不同,每个人通过艺术创作追求的东西也不尽相同,我们都永远也成不了另一个人,就像梵高永远成为不了安格尔,沃霍尔永远成为不了巴尔蒂斯一样。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,他们的作品是自然流淌出来的,是他们所经验到的世界以及自身思索的体现。更多时候,除了提升自己的技巧外,我们需要追寻的是绘画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。对我而言,艺术创作是作为我们这样的个体反抗这个同一性社会的特殊方式。

所以,探索仍将持续。

640-14.jpeg

《路口与转角系列1》水彩 31*23cm

640-15.jpeg

《路口与转角系列2》水彩 31*23cm

640-16.jpeg

《路口与转角系列3》水彩 31*23cm

640-17.jpeg

《路口与转角系列4》水彩 31*23cm

640-18.jpeg

《路口与转角系列5》水彩 31*23cm

640-19.jpeg

《路口与转角系列6》水彩 31*23cm

640-20.jpeg

640-21.jpeg

640-22.jpeg

640-23.jpeg